



为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,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坚实保障,2025年10月21日,渭南仲裁委员会与渭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(知识产权局)成功召开知识产权行政与仲裁保护衔接工作座谈会。双方围绕加强协同配合、构建多元化解机制进行了深入交流,旨在共同提升我市知识产权保护效能。
会上,渭南仲裁委员会系统阐释了仲裁在解决知识产权纠纷中的独特优势。仲裁以当事人意思自治为基础,支持双方自主选择仲裁机构、仲裁员及适用规则;依托专家断案模式,能够组建由知识产权领域专家、学者及资深法律人士构成的仲裁庭,确保对商标、专利等专业性强的复杂争议进行精准裁决;同时,仲裁程序兼具严格的保密性与高效的“一裁终局”特点,能有效防止商业秘密泄露,并显著缩短纠纷解决周期,为市场主体提供了一条高效、专业且可信赖的维权路径。
市市场监管局(知识产权局)在会上介绍了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受理范围、行政裁决等方面的基本情况。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业务渭南受理窗口通过提供商标注册、续展、转让等“一站式”服务,并采取一对一辅导、上门服务等创新举措,持续优化商标品牌培育、运用与保护工作,有力提升了市场主体的品牌核心竞争力。同时,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西安代办处渭南工作站的正式获批成立,是我市知识产权服务能力提升的重要里程碑。
面对当前知识产权纠纷呈现出的技术性强、跨地域化等新特点,与会双方一致认为,整合行政调解、司法确认与仲裁等多元力量至关重要。会议就知识产权纠纷的可仲裁范围、案件审理的具体流程以及建立信息共享、人才互通等协同机制进行了务实探讨,并达成深化合作的共识。
渭南仲裁委员会将加强与市场监管等部门的协作联动,致力于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更加高效、专业、保密的纠纷解决渠道,全力助推渭南市创建国家知识产权强市,营造稳定、公平、透明的一流营商环境。
市司法局副局长、仲裁委副秘书长刘云仓带领部分工作人员参会,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李永基、市食品药品和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主任贺延、副主任霍蔚莉及商标和知识产权保护负责人等人员参加了座谈会。